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淒風苦雨之一個人北海岸回憶之旅-part1

本來是要去二重疏洪道的微風運河玩划船,老實一哥就是太老實了,想到要很早到,於是前一天早早就去睡了,沒想到,沒想到,大家竟然默默pass了...。直到14號當天早上7點,打電話去確認才驚覺...囧了...就是一個太老實了嗎?

可是實在不想浪費難得的星期天,(平時宅太多),心中居然湧起要去北海岸看看海?論文和漁業有關,沒去看看海怎麼可以?承認一開始真的有點怨恨的心情這個笨笨的念頭湧起後的一個多小時之後就看到了...



是的,就是一個"淡水漁人碼頭"的意思 。



還有情人橋...

上面有很多...陸客,還好情侶不太多...。這一天天氣灰濛濛,很明顯就是一個梅雨季,隨時都有下雨的可能,怪不得除了陸客,很少遊客。

這是我第一次到漁人碼頭,從中和出發到這裡的路途還滿順暢的,一個多小時就到了,這段路程創下很多第一...第一次走大度路,第一次騎到淡水,第一次騎到漁人碼頭,照這樣說下去,等等其更遠會有更多第一...總之,這次是我騎車騎過最遠的一次。一路上,其實也一再的考慮到底要不要騎過去,畢竟天氣是這樣的灰濛濛,騎到陽明山山腳的時候也考慮過要不要去找MANSON,想想還是不要去打擾他了。

一路上其實真的就是一個回憶之旅(畢竟只有一個人,只能自己與自己的回憶對談...),到天母的時候想到過去去大學導師家的過程,經過淡水時以往在淡水的玩的記憶也一直湧上來,還有想到克拉拉學姊也在淡水過了一段日子。我沒有去淡江或是淡水老街看看,因為開始下了小雨,於是就錯過了這些風景...

到了漁人碼頭,在沒有到之前,我以為他是一個完全的觀光景點,到了路口更是認同這個想法,因為停車要繳費...有一個閘門,雖然實際上我騎過去閘門就開了,也就是不用繳費的意思...騎到裡面發現漁人碼頭還是有很多漁船的,雖然看起來都改成觀光漁船,畢竟是漁人碼頭,不是"愚人"也不是"魚人",停車場很大,車卻很少,可能是太早,也可能真的不是一個出遊的好日子,到的時候剛好有一團"陸客",說真的我沒想到陸客也會來參觀漁人碼頭,感覺不是什麼太大的景點。走過情人橋就是一個與河岸平行的"木棧道",可以遠眺對岸八里的觀音山與台北商港,往西看過去,不遠處就是碼頭的出海口,台灣海峽。

走到木棧道往河面上看過去,發現河面上有一道"海浪",用地理術語來說是應該是"碎浪"吧!忘記了...只記得波浪一定會往岸邊平行的撞過來。這到海浪走得極其的緩慢,且規模超級小,只是一道不仔細看會被忽略的一道波,看到他慢慢的、慢慢的撞上木棧道下醜醜的消波塊,在消波塊中激盪出低沉而穩重的的聲音。

看到這樣的景象有很多感覺,或許臺灣永遠都不會有向錢塘潮這樣的世界級的景觀,但是面對大自然,還是要帶有一分敬畏的心情,大自然存在都有他必然之處,大與小的規模都不是最重要的。另外人類一直想尋求一種理性,一直想找出世界的定律,自然科學或許算是相當成功的找到很多定律,社會科學也一直希望可以能夠建立類似於自然科學那樣的律則。但是突然覺得自然是沒有什麼規則的,不然無法解釋的自然現象為什麼這麼多,渾沌理論不是被提出來而是一直存在才對,或者該說是自然的規律永遠都不是人類可以參透的。例外還記得李淑珍老師好像在某堂課有討論到歷史的變與不變,到底世界上有沒有恆常不變的道理呢?實際的討論結果與過程早已忘記,只是覺得,如果可以住在與自然有關的地方,可以看到自然規律的變化,而不是都市中"唯一不變的是改變"...我想我會相信世界是有恆常不變的定律。

第一次看到陸客,發現台灣對大陸的依賴已經到了一種相當巨大的程度,撇開經濟上的依賴,光從觀光靠大陸,生育下一代靠新移民,海上作業靠大陸漁工....。在情人橋上照了這張"可能是"大陸漁工的圖...



我知道這船上的人不一定是大陸漁工,但是如果是,那一定是很有趣的畫面,來自同一個國家的人,用不一樣的管道,來到同一個地方,說來很有趣。嚴肅來說,這是一個階級的問題。

遠眺觀音山與台北商港



這個角度還蠻像觀音橫躺的感覺。



沒想這裡可以看到台北商港,從我貧乏的地理知識中,一直覺得在那裡蓋港口是不智的,從空中看台灣的齊柏林先生也這麼認為。

在漁人碼頭,也去便利商店買了早餐與電池(太久沒用這台陪伴大學生活的LC-33,還堪用...,只是電池不堪用) 。雖然看到前方的路...



烏雲密佈...但是都來到這了,決定向前行,猜測也許像漁人碼頭,有烏雲但沒下雨...沒穿雨衣就向前走啦...

放上一些拍的照片












下一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