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第四張畫 觀後感
如果一定要先說明是好雷或是負雷的話,那就是大大的大大的負雷!!!
直接說:很沒重點,不知道在演什麼!從題目開始講好了,整齣電影到底和四張畫有什麼關係?(難道真的是我深度不夠看不懂?)導演在QA說這是一部講與「看不見」有關的電影,那你的題目就叫「看不見」為什麼取什麼第四張畫?(雖然導演有解釋,但是我還是覺得文不對題)除了第四張畫算是統整整部電影之外,其他三張畫我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縱向的連貫!
整個劇情都很有問題,最大的問題就像是題目所犯的錯誤一樣,每一段的劇情都獨立運作,導演沒有把他們串聯得很好,唯一的串聯是:都發生在主角(五年級小朋友)身上,感覺好像在看主角的輔導紀錄卡,他幾算時喪父,幾歲時被母親收養,幾歲交到壞朋友,幾歲…就是一個無法觸動人心的紀錄罷了。導演真的很有野心(廣告宣傳是說人文關懷…)一部電影中呈現了自幼喪父、外籍新娘、外省老兵返家、酒家女、攤販、水泥箱屍、失蹤人口、家暴、特殊教育、青少年犯罪、學校教育、醫療冷漠…實在是太多了,他呈現這些社會邊緣人、社會事件,把他們通通放進100分鐘內,結果就是完全不知道他想說的重點是什麼…雖然我也大概明白他想說就要我們多去關懷這些社會邊緣人,他們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也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從小就沒有從善的機會,但是我覺得這就是導演與編劇的功力問題,坦白說他沒有成功的表現出來。如果他可以把每一個事件都獨立拍成一部電影,或許會更好,就像我們做研究常講究的就是「小題大作」導演很明顯犯了「大題小作」的問題,什麼都有了,什麼也都沒有講到。作為一部電影,雖然很沉重,但實在是無法感動人。
另外導演關懷社會的角度也有問題,我覺得是深度不夠,根本就流於一般商業新聞媒體的水準,只是一再的助長「犯罪恐懼感」,迎合主流的中產階級(還是要說台北人?)的價值觀。實際上,犯罪事件,兒少失蹤案並沒有這麼嚴重。如果導演真的覺得這些問題非常嚴重,值得深究,就像我上一段所講的,你可以單純的就某一個社會事件好好的,深度的探討,呈現出正反面的意見,讓觀眾有思考的空間,這樣才會成為經典。另外,不得不再講一下,把屍體做為消波塊是不可能的事,至少不可能隱瞞很久,因為屍體會腐爛,消波塊很快就會波碎,就像孟姜女的故事只是「傳說」,如果長城以屍體為基土,很快就會塌陷,請導演不要散播不實的「傳說」,不要服膺於主流價值中的「恐懼感」。
最後還有一些瑕疵(本來想說國小是不會交四書中的「大學」,不過不排除還是有這樣的可能),很多地方都沒有講清楚,為什麼警察會懷疑主角繼父有殺人嫌疑?為什麼校工會知道主角繼父有問題?這幾點都沒有講得很清楚,沒講清楚就算了,可以歸咎到直覺…,但是更重要問題是,有頭沒尾,開了這樣的頭,讓人以為是一個劇情的轉折點,結果是有些增強的作用……但劇情的走向又回到原來的主軸(有主軸嗎?大概就是時間軸往前吧…)
這齣的優點,我覺得排除編劇上整體劇情的問題,其實每個演員都還滿到位的,特別是第一次看戴立忍演戲,他演得真的不錯~演出那種心中有秘密,內斂壓抑的感覺是非常成功的。納豆的演技也不錯,在沉重的電影中,帶有喜感的角色,讓他很突出。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